內循環來了,以數字經濟“賦能”內循環
2020-12-09

內循環來了,以數字經濟“賦能”內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新形勢下,總書記的這一論述不是簡單的針對當前產業鏈供應鏈因疫情而中斷所采取的權宜之計,而是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階段的強國方略;不是因個別國家企圖與我脫鉤、對我圍堵而迫不得已的內斂收縮,而是籌劃以更深層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開放加快形成內外良性循環的戰略抉擇。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應當成為我們謀劃中國經濟下一程的重點內容。


全面準確理解“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的內涵

“完整的內需體系”不是簡單的討論內需是什么,而是要在深刻把握“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的時代背景,從形成內需需要什么樣的基礎、什么樣的條件、有什么樣的機制等維度,系統理解“內需體系”的豐富含義。



(一)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要以穩定市場預期、提高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為著力點,企業家愿不愿意擴大再生產、愿不愿意從事創新性的冒險活動,與其對經濟的預期、市場競爭是否公平、產權是否得到有效保護有關。

判斷民營企業投資積極性有一個核心指標:就是全部民企的凈資產增長率。每年有多少企業利潤未分配、留存下來成為凈資產,有多少社會股權資本注入實體產業。如果一個地方每年的民企僅僅是總資產在增加,凈資產不增加,則說明負債在增加,經濟杠桿率在增加,有可能產生泡沫。如果全社會企業盡管有利潤但凈資產在減少,就說明有更多的企業在虧損或者是有企業在轉移資產。當前,廣大民營企業受疫情沖擊最為嚴重,最為關鍵的是要采取措施穩定民營企業家的信心、營造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預期。而關鍵之關鍵在于落實好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出的六條要求:一要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二要采取措施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三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特別是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四要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將“加強產權保護”落到實處;五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六要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落實了這六條,海量的民間資本一定會再次活躍起來。


(二)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根據經濟學理論,作為內需的主體,消費和投資之間應當有個合理的比例關系。而這又取決于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能否有效銜接、動態匹配,取決于資源配置的效率。當前,針對消費升級的趨勢,我們供給側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在要素市場,資金、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合理流動仍存在不少障礙;在產品市場,物流成本仍然過高、農村市場與電商對接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在服務市場,受疫情影響,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遭受重創,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改革有待深化。對此,中央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就是要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側與需求側匹配的靈活性,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p>


(三)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要以就業擴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續提高為基礎,內需的基礎在收入,在就業。

沒有就業,沒有收入,內需就無從談起。我國現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同時還有6億中低收入人群。當前,新冠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已對民生就業帶來巨大影響,失業率沖高,部分群眾收入下降,一些貧困人口脫貧后返貧壓力加大。在此情況下,要進一步健全鼓勵就業、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加快形成以就業帶動就業的新格局;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進一步降低個人所得稅率,提高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一次分配比重,在未來若干年內將4億中等收入人群實現倍增,將6億低收入人群減半。以此為基礎,形成以中高收入人群消費為引領、中低收入人群消費為基礎并逐步提升的消費結構?! ?/p>


(四)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須更好發揮政府在擴大內需、維護市場中的作用  

政府在擴大內需中可以有兩個直接作用:一方面,通過政府采購形成當期消費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政府支持的公共投資來形成有效投資需求。目前,這兩方面都有改革的空間。要以建立健全政府采購政策落實機制為切入點,進一步發揮政府采購對擴大內需的促進作用、引導作用;提高和優化公共投資效率及結構,更多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公共衛生、城鄉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重大科技進步等公共領域,發揮公共投資對總需求的乘數作用。同時,還應注意到政府與市場不是簡單的替代或互補關系,強市場需要健全的法治體系,“有為政府”能更好地維護和催生“高效市場”?!案冒l揮政府的作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坝袨檎焙汀案咝袌觥倍呤恰昂椭C社會”的基礎,共同為“和諧社會”提供法治支撐和充分就業?!?/p>

 

(五)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須形成內需外需兼容互補、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不能僅僅就內需談內需。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內需的形成和有效供給也依賴于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和協同。在新冠疫情重挫全球貿易投資的大背景下,中國仍將會持續擴大進口以滿足國內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仍將會以開放的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市場,現在正好跳過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了1萬至3萬美元的發展階段,潛在的經濟活力和發展的余地、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今后幾年,我們自身的內循環就可以把中國經濟正常的拉動百分之幾的增長,而且還可以通過增加進口拉動周邊國家、國際社會,進而帶動世界經濟的復蘇,拉動國際經濟大循環,進而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疏通國內大循環?!?/p>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 慕诳?,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需要盡快疏通影響國內大循環的堵點,促進國內大循環。一是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不竭動力,盡快打通支撐科技強國的全流程創新鏈條,以創新創業引領內循環;二是要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新機遇,以新基建推動數字技術產業化、傳統產業數字化,以數字經濟賦能內循環;三是要創新發展思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布局優化,以培育新增長極和動力源拉動內循環;四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采取有力措施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以居民充分就業和收入提升支撐內循環;五是要打破部分行業的政策性梗阻,以新政策新應用新技術疏通內循環;六是要深化關鍵性基礎性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以市場化改革新成果改善內循環。

相關推薦

《武漢市公共數據資源管理辦法》施行
11月15日,《武漢市公共數據資源管理辦法》 正式施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這意味著,武漢將以更...
習近平: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 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新型數據中心發展先行者——中金數據集團參加第22屆中國互聯網大會 綠色低碳新型數據中心論壇
7月13日下午,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和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組織的“2021中國互聯網大會—綠色...
內循環來了,以數字經濟“賦能”內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